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详解人事档案、干部身份对你有多大用

2025-01-15 01:19 来源:知痕网 点击:

详解人事档案、干部身份对你有多大用

导入语:前些天,写的一篇关于《应届毕业生的户口,档案到底有多大的用处》这篇文章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也有不少的朋友私信我,问我关于档案调动,干部身份等一些问题。感觉很多人对此云里雾里,今天以问答的形式去解决大家的疑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事档案是什么?

人事档案,顾名思义是记录你过去的主要经历、政治面貌、品德作风等的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组织关系、社会劳动保障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重要特色。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档案,比如评审职称,国企央企等工作调档,考研,落户,包括退休等,没有档案是寸步难行的,所以档案一定要保管好,放到人才或者有存档权的单位去存档。

2.人事档案的重要性是什么?

档案相当于我们的第二身份,在生活中伴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虽然现在就业多样化,导致很多人忽律了档案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一度成为“弃档族”,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非常多了困扰。档案在生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升学继续深造。包含考研、考博等都学习深造都需要用到档案。

(2)、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以及进国企、央企都是需要档案进行政审。

(3)、职称考评。不管是职称评审,还是职业资格证考试,都是需要档案管理部门盖章。

(4)、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落户口,也是需要档案。

( 5 )、公证等也是需要用到档案哦。

3.大学生毕业后档案该如何处理?

(1)毕业后档案存放学校(注意2年期限):如果毕业后没有及时找到工作或考研,可以到学校申请暂缓就业,在两年内找到工作的,一定要及时回校办理档案转移,到学校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或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两年过后,学校就会打回原籍,很可能造成档案丢失;

(2)毕业后档案存放人才市场:毕业没有找到单位的(或考研),可以去学校或单位所在的人才市场进行档案挂靠,千万不能弃档。人才市场都是人事局办的,是官方机构,这是政府部门,拥有档案保管权,有权办理转正定级,放在那里起码有安全保障;

(3)毕业后找到单位的,可放心的找就业地方人才市场挂靠,而且挂靠的人才市场可能会接收个人手上的档案。从存放在人才市场之日开始,就可以算我们的工龄了。就算以后到别的地方发展,也可以通过发调档函,很方便的转到新就业地人才市场。这样既不影响在当地工作,也不影响职称‘晋级’,工龄还能连续计算,顺畅地完成衔接;

(4)毕业后档案主动打回原籍:不管是否参加工作,都可将自己的档案拿回到原籍人事局或人才市场,以后在外地找到工作后不会麻烦,一方面工作又不需要档案,就算是是找到国企、考到公务员,单位发函到你家乡人才市场调档案就可以了。

4.个人人事档案丢失怎么补办?

(1).补办档案首先考虑建档开始的细节,个人补办档案需先从中学开始办证明(补办个人资料和手续,如入团手续、评语、成绩单、中高考相关资料等);(2).再到大学补办上大学期间的学籍、各科目考试成绩等资料;(3).到现就职单位补齐必要的录用手续等。如果考虑换工作或者已经更换工作,当事人还需到曾就职单位,把在各单位工作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补全。

学生的档案包括学生登记表、毕业生登记表、成绩单等。团员要有入团申请书,党员要有入党申请书以及相关材料。当事人为大学毕业生,则其档案中还应有初高中学籍档案材料(中考、高考的成绩单、入学证明、毕业成绩、毕业证明、德育考核等内容),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如找到单位供职,并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需先去教委办报到证,在单位供职者还需向单位申请开履历证明信(包括身份信息、参加工作时间、转正定级时间等)。

 据了解,一些资历丰富的人丢失档案后,补办程序相当复杂,如档案丢失,当事人需辗转于曾学习和工作的各个单位补办相关资料,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如当事人所在单位弄丢了员工档案,则该单位应负责将员工档案补齐。

5.什么是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在大部分的单位都在弱化这一概念。现在仅有个别情况下才会用到,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招聘、录取。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

6.如何获得干部身份?

去查看我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里面阐述的很清楚。

7.怎么认定干部身份

基本有以下几种: (1)统招的中专如按干部分配就是干部; (2)统招的大专生及本科生毕业后派遣和转正了就是干部;( 3)非统招类的五大毕业生,以前曾有录用制干部,可以长期保留干部身份。 (4)非统招类的大专及本科毕业生,以前和现在都可以为聘用制干部,但前提在还在用聘期 。 有几种情况是属于放弃干部身份的: (1)买断工龄; (2)弃档(包括自己拿档案);( 3)档案内有除名、辞退、处分、擅自离职等。

最简单判定的办法: (1)工作或者挂靠人才中心满一年,做了转正(干)定级转为正式国家干部编制有完整干部档案;( 2)干部档案要求有证明为正式干部的派遣证/报到证、转正定级表及干部履历表。

8.干部身份有什么作用,好处?

(1)、 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进入事业单位的基本条件。公务员政审材料有一条明确规定要有干部身份(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的除外)。

(2)、 单位之间,城市之间人才流动的必备条件之一。比如北京现在的落户政策基本就是人才引进,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有干部身份。只有有干部身份,才能说是干部调动。

(3)、 拥有干部身份才能够评职称。在我国,无论各行各业都会有职称评定,而且相信任何单位都希望有那些有职称的人来工作,就算你工作的单位没有职称评定一说,那么你如果是高级工程师,你拿的钱也绝对比别人多,因为这是国家规定,国家规定拥有职称的人的基本工资,比如一个高级工程师的基本工资不得低于年薪5W(举例,不代表国家规定)。

(4)、 提干的基本材料。就是说如果你要被提升干部,就必须拥有干部身份。

(5)、 计算干部工龄的起始点,工龄从拥有干部身份开始计算。(工龄关系着你的职称评定、社会保险等)

(6)、拥有干部身份养老保险拿的钱数多 (干部100%,工人60%-80%)。有人说,我不考公务员,不想进事业单位,我就挣钱行了吧。这又牵扯到职称问题了,一个拥有职称的人,哪怕是个低级职称,他的工资比同水平没有职称的人的工资水平就高一个级别; 有人说,我暂时想考研,等研究生毕业后再想工作的事。假如你今年7月份毕业,你在6月份跟一个代理公司(或者找关系,你爸的朋友的公司什么的)签订了三方协议,档案被发到这家代理公司。等到九月份研究生入学的时候,需要档案,就去让这家公司发送你的档案到学校(你算作是在职考研,与应届生考研没什么区别)。一年后,找签三方的那个公司给做转正定级,确定干部身份。三年后你毕业,实际已经拥有2年的工龄了。工龄这个东西很重要,首先必须拥有干部身份(工作一年)才能评定初级职称,工龄4年(工作五年),可以评中级职称,工龄9年(工作10年),可以评高级职称。至于那些破例评定的,则需要获得什么国家级的科研奖什么的,咱们一般人是没有办法的。今后无论工作如何变动,你的人事档案不能脱离人事厅(局)以及所属的人才中心等干部档案管理系统。一旦转入劳动局或所属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职介等机构超过三个月不能及时转回的,将失去原有干部身份。

丢失干部身份一般不能再找回了,除非你继续考研再毕业。

7.大专生能获得干部身份吗?

大学毕业无论本科还是专科,只要正常就业、档案放在工作单位或者有资质的人才服务中心,自然会获得干部身份。自谋职业、档案寄存在学校或者原籍街道的,就会失去干部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