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司考」趣谈考试前那些“迷信”的事儿

2024-11-25 08:58 来源:知痕网 点击:

「司考」趣谈考试前那些“迷信”的事儿

杭州的“葱哥”

还记得前一阵子,刷爆朋友圈的杭州“葱哥”么?孩子书包里准备了葱、苹果、烤果、统一 100 方便面、糖果、菱、还有一些文具用品等,取其谐音“聪明伶俐”、“平安”、“考过”。网友纷纷表示,自己不聪明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开学没有背上一棵葱,没讨过好彩头。

9月到,

除了开学,还有“司考”

9月份最需要“逢考必过”这一好兆头的,除了开学的学生党外,莫过于即将走上司法考试考场的小伙伴们了。对于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考生而言,这是最后的冲刺:早晚狂背卷一卷四,白天掐表真题模拟。

听说,已经可以打印司法考试的准考证了,预示着离9月16日正式考试又近了一步。这个普通的日子,估计只有法学专业的学生能体会,那是拖着一箱子讲义、法条上考场的青春回忆。

这时有上辅导班“团伙”,也有角落里的“独行客”。

又是一年司考时,

当初的你做过哪些“迷信”的事儿呢?

编者作为俗人一个,和很多人一样当年给自己买了一双NIKE鞋,即有犒劳的意思又想给自己讨个好兆头,只不过贪图便宜,买了一双高仿的,结果4分之差没有过。第二年,吸取教训,在奥特莱斯买了一双正品打折的NIKE鞋。作为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产品果然具有“公信力”,顺利通过司法考试。说来有趣,产品打折带来了分数也打折,364低分飘过,幸哉幸哉。

近来,各种寓意性质的行为越来越多,有的当成笑话,娱乐生活,有的却成为一种“习俗”。像考前各种寓意的行为,如穿旗袍寓意着“旗开得胜”,高考前第一天要穿红色衣服,寓意着“鸿运当头”。从心理学上来分析,这些行为并不包含多少迷信成分,缓解紧张情绪和鼓励自己的因素较多。多数家长与考生在考前的行为,心理上是要给孩子打打气,让他们发挥出更好地成绩。

古代进京赶考也是有许多类似的习俗。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因此,很多人都把科举考试当做是转变境遇的一种手段,考前准备也变得尤为重要:一是拜孔庙,二是祭祖,以祈求孔圣人和祖先的保佑,希望能够沾沾他们的福气。

但是也有一些行为是要注意的,譬如无为县中、高考前,很多家长和考生喜欢在状元桥旁放孔明灯,这种考前行为就是不可取的,孔明灯在放飞后极容易造成火灾,给县城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是不可取的。

友情提示

考试之前适当的“迷信”可以增强自信,缓解考试带来的紧张感,达到“我一定能行”等心理暗示,有利于考试的发挥。但切记这些都是辅助措施,认真备考、考前注意饮食休息、良好的考试心态才是制胜的关键。

最后,预祝所有参加司考的小伙伴们都能旗开得胜,逢考必过!

本期编辑 | 潘婷婷

文字供稿 | 姚学坤

图片来源 | 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