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诱敌深入,巧妙伏击-黄土岭战斗

2024-11-07 06:43 来源:知痕网 点击:

诱敌深入,巧妙伏击-黄土岭战斗

黄土岭战斗

1939年10月31日,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杨成武正在阜平青山村参加中共中央北方局会议,却临时接到情报:辻村宪吉大佐率1000多名日伪军进驻涞源,拟分东、西、南三路“扫荡”一分区根据地。11月1日,杨成武离开阜平,前往银坊、雁宿崖、白石口和黄土岭各处察看地形地貌,挑选适合伏击的地址。他发现,从白石口至雁宿崖中有一段宽约40米的干河滩,两边山岭陡峭,若能诱敌至此,再封锁住山口,断敌退路,就能一举歼灭敌人,于是率部在雁宿崖两侧设伏。

1939年11月3日,辻村宪吉带领的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独立步兵第一大队在前往晋察冀根据地“扫荡”的途中,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伏击。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游击第三支队将日军引诱到伏击区,再由第一团一部封锁峡谷北口,第三团一部守住峡谷南口。将日军合围后,第一军分区的第一、第三团与第三军分区的第二团主力由峡谷东西两侧发起进攻,成功将辻村宪吉的主力部队歼灭,唯辻村宪吉等少数人侥幸逃脱。

当时,辻村宪吉的上司阿部规秀刚晋升中将不久。阿部规秀在“山地战”理论研究上颇有建树,但缺乏实战经验,迫切需要战功在军界站稳脚跟。1939年10月中旬,急欲建功的阿部规秀率部进攻晋察冀边区,但他狂傲无比,并没有把八路军当一回事。临出发前,他在家信中写道:“我们打仗的时候是最悠闲而且最有趣的,支那已经逐渐衰弱下去了,再使一把劲,就会投降。”

阿部规秀

但在多次对日交战中,我军逐渐摸清了日军的特点:日军每遭歼灭必急于报复,败得越惨,报复越凶,败兵刚刚归巢,报仇随即而至。针对日军可能的突袭,杨成武及时制定了周密的应对计划,命令部队做好随时作战的准备。11月4日,如我军所料,闻知辻村宪吉败状的阿部规秀立即集结主力部队,亲率第二旅团第二大队、第四大队共1500余人,沿辻村大队被歼的路线向银坊方向搜索前进,企图对第一军分区实施打击报复。

为应对可能的敌情,聂荣臻将游击第三支队和二十五团的2个营调拨给杨成武指挥。正在阜平附近的一二〇师师长贺龙闻讯,也主动派一二〇师特务团参战。而针对阿部规秀急于报仇的心理,杨成武采取“诱敌入瓮、据险伏击、牵制增援”的战法,以少数兵力采取“时堵时撤、若即若离、激怒日军”的方式节节抗击,将敌军诱至黄土岭以东的峡谷地区。黄土岭是太行山北部群山中的一处峡口,地势险要,形似一条长“口袋”,最宜设伏。

左起:舒同、聂荣臻、杨成武、聂鹤亭

1939年11月5日,日军越过白石口,进至雁宿崖一带。阿部规秀判断八路军“主力已向司各庄方向退走”,决定“迅速追击八路军主力,并将其捕获”。11月6日早,阿部规秀率大队奔向目的地,并于傍晚时分抵达黄土岭。趁着夜色,杨成武指挥伏击部队部署伏击,对日军1500余人形成包围。6日夜,日军发现黄土岭西北有八路军活动迹象,阿部规秀判断八路军会“以一部兵力引诱我方的主力向黄土岭附近集结,企图从我旅团背后进行攻击”,遂决定绕道返回涞源城。7日清晨,日军采取“边侦察、边交替、逐次占领、掩护前进”的方式向上庄子、寨头方向搜索前进。虽然日军高度警惕,且有意放缓行进速度,但始终没有发现我军埋伏。

黄土岭战斗示意图

下午3时左右,日军全部进入黄土岭的峡谷小路。八路军第一、第二十五团突然迎头阻击,第二、第三团从西、南、北三面进行合击,将日军压缩在长约1.5公里、宽约100米的谷中,一时之间枪声大作。下午4时,第一分区一团长陈正湘从望远镜中发现,在黄土岭与上庄子之间的独立院落附近有日军指挥官活动。他断定独立小院是敌人的指挥所,当即下令使用迫击炮轰炸小院。炮兵连连长杨九坪带领迫击炮射手上山,杨九坪目测射程,年仅18岁的战士李二喜奉命连发四炮,四枚炮弹在目标点爆炸,炸死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

失去指挥官的日军残部陷入了严重的混乱,他们拼命突围,却始终被围困在包围圈中,于是开始收缩兵力,等待救援。11月7日晚,日军被歼过半。8日,日军派出5架飞机掩护被围日军突围,并调集重兵驰援,晋察冀军区和第一二〇师指挥员判断继续作战可能对我方不利,为避免损失,决定撤出战斗。黄土岭战役中,我军共消灭日军900余人,缴获满载军用物资的骡马车200多辆、火炮5门及大量枪支弹药。

阿部规秀战死的消息传回日本,日本《朝日新闻》连续三天以通栏大标题刊登《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的文章,说:“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这样的牺牲是没有前例的。”阿部规秀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击毙的日军最高将领,此事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各团体组织纷纷向八路总部、晋察冀军区发来贺电。聂荣臻司令员给杨成武打来电话:“成武同志,好消息啊!延安拍来贺电,说你们打死了阿部规秀,我祝贺你们啊!”

《朝日新闻》报道

黄土岭战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的敌后战场取得的众多辉煌胜利中的一次战斗,奠定了晋察冀地区反“扫荡”胜利的基础,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抗战胜利后,杨成武曾赋诗一首,名为《忆黄土岭之战》,诗曰:“云谷重关雾沉沉,六郎插箭雄风存。巧布伏兵雁宿崖,全歼辻村侵略军。再展奇谋黄土岭,阿部规秀化青鳞。捷报飞若初冬雪,扶桑朝野俱断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