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和平公园即将回归!24小时全方位开放,有江南园林风也有曾经的动物记忆

2024-11-07 03:18 来源:知痕网 点击:

和平公园即将回归!24小时全方位开放,有江南园林风也有曾经的动物记忆

记者日前从虹口区获悉,与市民阔别近22个月的和平公园,将于10月中旬完成改造。

1958年,综合性公园“提篮公园”建立。1959年,公园更名为“和平公园”。2020年底,和平公园进行闭园改造。改造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有近6万人入园参观,很多人都是为了和市区公园内唯一的“动物岛”说再见。

本次公园改造后,总用地面积仍是16.34公顷。按照公园城市、“公园+”建设理念,打造了茗厢扶柳、和鸢宛风、花坊悦音、新港虹影、畅心涟湾、曲水玩月、竹桥花溪、枫停晚香等和平新八景。“公园+”功能拓展达12项,具体有+自然教育课堂、+全龄段健身、+动物记忆、+萌宠狗乐园、+韧性城市、+智慧跑道、+海绵城市、+互动式儿童乐园、+智慧公园、+园艺市集、+生境花园、+生态科普,希望最大限度满足各类市民群众游园需求,打造综合性社区公园新典范。

记者提前探园一睹和平公园全新的风采。

为亲子打造的自然教育中心和无动力娱乐设施

改造后的和平公园24小时对外开放,且公园围墙被打开,取而代之的绿地、广场、口袋公园,让公园景观和街区融为一体。

原来的公园三号门(天宝路大门)处,除保留“和平公园”四字门牌外,取消了传统意义上的门,全新布置了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景墙,质朴厚重,极富年代感。而新港路沿线的围墙被拆除后,以绿植、水溪为天然阻隔,鸾尾水岸、杉林岛自然交错,绘就一幅滨水林荫的美妙画境。

在三号门东侧约50米处,原先的茗香榭茶室改造为自然教育中心。据介绍,这是在挖掘和平公园自身自然条件与历史底蕴基础上,以“低碳”为主题,打造的一处家门口自然课堂与小小博物馆。它兼具自然课堂、展示空间功能,以生物多样性、低碳与公共参与为特色,构建市民共建、体验、记录本土生态多样性的风格。

原天宝路畅心园路处的儿童乐园则脱胎换骨,成了一个占地约8700平方米的沉浸式“儿童友好型”乐园,内有传声筒、秋千、滑梯、沙坑等各种好玩的互动娱乐设施。记者注意到,这些娱乐设施都是无动力的,不仅环境友好且颜值很高。比如,滑梯既有建在土坡上的,也有白兔房屋造型的,颇为有趣。

公园里也建造了针对全龄段的健身游乐场所。除了两个标准羽毛球场及一个标准篮球场,在青少年体能自由锻炼区内,还有专为8-14岁的孩子贴心设置的非标篮球架、攀爬架等设施。

另有一处占地400平方米的全国首套智能室外健身器械,市民可通过人脸识别、5G通讯等高科技免费获取体测报告和运动处方。园内新设有“智慧跑道系统”,只需通过微信小程序或园内互动大屏端快速注册,在沿主园路铺设的1.5公里长的塑胶跑步道上奔跑后,就能在手机端或互动大屏端查看运动排行榜和相关运动数据。

跑完之后,则可以来到公园的“跑者之家”,供跑步爱好者储物、淋浴、休憩、社交。

市民最为关注的“动物岛”化身“生态岛”

和平公园曾经的动物岛,占地面积约6500平方米,是市中心唯一有动物的公园区域,颇受市民的欢迎。由于年久失修,动物们的居住环境越发恶劣,和平公园的改造取消了动物岛,将岛内的动物们赠送移交给了上海动物园管养。

如今“动物岛”化身“生态岛”,长廊白墙、叠石瀑布、树影婆娑、缤纷水岸……让人目不暇接。

而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动物生活过的印记依然可以在此寻觅到。比如,生态岛保留了动物笼舍大门、设计了动物脚印。修复原有废弃动物笼舍,增加动物声效、悬挂原有动物照片,打造可供限流参观的动物记忆展区。蜿蜒的中式回廊内还设置了电视屏,游客可收看原来生活在和平公园的动物们如今在上海动物园的生活状态。

位于生态岛上的晚香亭,则采用中式园亭样式,结合原先笼舍的高差,堆叠了自然式叠石瀑布,与一号门水榭茶室对景相望。并且利用池边新建的中式回廊,结合自然缤纷水岸、流转草坡特色,打造出秀美的中式园林。长廊白墙,摇曳红枫、槭树与黄栌的树影。枫停晚香,正是和平公园新“八景”之一。

除此之外,悉心打造的公园新“八景”为游客营造四季有景、步步皆景的景观环境。如“八景”之一的“畅心涟湾”不仅在光影草坪和涟漪水湾中营造一方莫奈式花园,还全新打造了具有新江南建筑风格的和平公园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地下有机动车库,向市民游客开放,二层的一条连廊直通大连路过街天桥,是公园绿地与城市交通设施融合的首次尝试。

考虑到许多居民在公园中的遛狗需求,公园还设置了一处宠物狗乐园,园内设置狗狗饮水池、狗狗洗脚池、狗狗娱乐设施,宠物狗可以在此尽情奔跑、撒欢、追逐、打闹。与此同时,宠物乐园也设置了隔栏将其与周围环境分开,从而限定了宠物仅在此玩耍而不能去公园其他地方。

图片摄影:李茂君

来源:作者: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