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越婢加半夏汤之注释-(日)汤本求真

2025-03-26 14:18 来源:知痕网 点击:

越婢加半夏汤之注释-(日)汤本求真

咳而上气,此为肺胀。其人喘,目如脱状,脉大者,越婢加半夏汤主之。(《伤寒论》)【注]《尤怡心典》曰:外邪内饮,填塞肺中,为胀,为喘,为咳而上气,以越婢汤散邪之力多,蠲饮之力少,故加半夏以辅其不逮。不用小青龙者,以脉浮且大,属于阳热证,故利辛寒,不利辛热也。

尾台氏曰:目如脱状者,因冲逆而眼目痛甚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病冲头而痛,目如脱,项如拔。《灵枢·经脉》中亦同。

由此二说,可知本条之意矣。

越婢加半夏汤方

麻黄6克,石膏 20~100克,生姜3.5克,甘草2.5克,大枣5克,半夏7克。煎法用法同前。

先辈之论说治验

《医宗必读》曰:社友孙芳其之女,久嗽而喘。凡顺气化痰、清金降火之剂,几乎无不遍尝,绝不取效。一日喘甚,烦躁,余视其目胀出,鼻则鼓扇,脉浮且大,肺胀无疑,遂投以此汤。一剂减,再剂愈。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越婢汤证之呕逆者。按当有烦渴呕逆之证。

求真按 半夏不独治呕逆,此定义未妥。

《方舆》本方条曰:哮喘经日不治,痰气益盛时,则有目胀出或鼻鼓扇之见证。若脉浮大,是阳热之候,所谓肺胀之证也,以越婢加半夏汤二三剂,可取效。

《勿误药室方函口诀》本方条曰:此方主肺胀。其证咳而上气,有喘而气急甚,似支饮。然支饮之喘,初起胸痛或手足厥冷,而气急不得侧卧;肺胀之上气,热势强而卒发,有目如脱状,然非难以侧卧。半夏与石膏为伍时,有破饮镇坠之效,与小青龙汤加石膏、厚朴麻黄汤等同功。又心下有水气,或胁下痛引缺盆者,宜小青龙汤加石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