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这从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2025-01-20 00:43 来源:知痕网 点击:

“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节?”,这从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又是一年雪花时节,圣诞树下祝福你我。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圣诞节被普遍认为是耶稣出生的日子,在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的西方,这是一个神圣而隆重的节日--家人团聚,互赠圣诞节礼物,吃火鸡、树干蛋糕等等都是庆祝的方式。

十九世纪,圣诞节由国外传教士引入中国。近年来,圣诞节在中国几近家喻户晓。前两年,突然出现了一些抵制洋节的主张,圣诞节首当其冲,很多人纷纷跟风,甚至有人不惜编造谣言来扩大影响力……一时之间,中国人该不该过圣诞似乎成为一个上升到道德层面的大问题。

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圣诞节作为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本身不具有任何危害性。有人宣扬圣诞节是中国的耻辱节,就因为圣诞节是基督教的节日而当年侵华的八国联军有七国是信奉基督教的?假如这个理由站得住脚的话,那么以此类推--美国的苹果不要用了,菲律宾的香蕉不要吃了,日本的动漫也不要看了……这和当年的闭关锁国有何区别?圣诞节本来是纪念耶稣降生,历史的年轮转到今天,圣诞节更多地成为了一个互赠祝福、消遣放松、图个热闹的日子。本身并没有任何不良含义在内。

圣诞节在中国的盛行实则是全球化的产物之一,不可阻止,也不必阻止。全球化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圣诞节又何尝不是一个机遇?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圣诞节最“忙碌”的是年轻人和各大商店的员工。这一定程度商业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只有经济能力提升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精神层面的享受,比如在圣诞节全家人一起装扮一棵圣诞树或者为好朋友准备一份圣诞礼物。对于商家来说,这更是一次难得的商机。圣诞节契合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利益需求,盛行大势所趋。不只是圣诞,随着全球化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势必会有更多新的东西涌进来。我们要做的,其实是顺应历史潮流,谋求更多的发展机会。

中华文化极大的包容性毋庸置疑,担心文化入侵的人属实杞人忧天。五千年走来,绵延不绝靠的可不只是“精深”,“博大”也不可或缺。文化的传承是继承和发展并存的过程,其中发展包括了摒弃旧的不好的不适应时代的东西和吸收新的顺应时代潮流的东西。圣诞节到了中国,不是中国被“圣诞化”,而是圣诞节被“中国化”的一个过程。不相信?你大可以去对比一下中外过圣诞的方式。不过,圣诞的热闹和一些传统节日的相对冷清也给了我们一些值得思索的方面。一直以来,我们对传统节日是否不够重视,对它们的宣传是不是做得不够到位?我们的节日还有很多尚待挖掘的潜力。多加“包装”,相信它们不仅能在国内热闹起来,也能在异国一展风采。

如果一定要问一个“过不过圣诞”的问题,那么这个问题也应该是“你想不想过圣诞节”,而不是“你该不该过圣诞节”。

你要知道,你是华夏儿女,你站立的土地经历了五千年的时间洗礼;你要记得,你是炎黄子孙,你浸染的文化历经了五千年的历史润泽。中国人,你要自信--

圣诞节,想过便过,不想过就不过!“该不该”从来就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