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人间战将李靖是怎么变异成天上托塔天王的?

2025-01-18 00:11 来源:知痕网 点击:

人间战将李靖是怎么变异成天上托塔天王的?

大唐一名将李靖李药师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大军事家。唐高祖李渊时代,他就灭掉了两个占据南方、自封老大的山寨版皇上:梁帝萧铣和宋帝辅公祏。唐太宗李世民时代,他更风光,以超经典的两次大战灭了两个帝国并俘虏了它们的首脑:东突厥汗国(内蒙一带)的颉利可汗和吐谷浑汗国(青海一带)的慕容伏允可汗。李世民能成为万众欢呼的“天可汗”,李靖功不可没。

李靖

李靖是个罕见的军事全才,水战、步战、骑兵战,都精通。他能适应所有战场,塞北大漠、江南水乡、西部高原,他都无敌。而且他还著有多部兵书,称得上军事理论高手。由于功勋显赫,李靖在唐初军政界地位极高,官至宰相(代理中书令、尚书右仆射),封爵卫国公,也是“凌烟阁”二十四位大唐开国元勋之一。由于他太厉害了,所以在后世一些民间传说、演义小说或武侠作品中,他被打造得更神奇。传说中,李靖与才貌双全、独具慧眼的女侠红拂女(原为隋朝宰相府上的歌妓)演绎了一段浪漫的江湖爱情故事;《说唐》和《隋唐演义》里,他又成为能掐会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活神仙,;金庸的《笑傲江湖》中,他又被编造成参透《易筋经》的高手。那么在《西游记》中,率十万天兵天将镇压孙悟空的“降魔大元帅”、托塔天王——李靖和这位唐朝李靖又是什么关系呢?

红拂女

熟悉《封神演义》的朋友都知道,这托塔天王李靖原是商纣王手下的陈塘关总兵,后跳槽成为周武王手下的伐纣大将,虽说也是一名久经战阵的职业军人,但他应该是商周时代的人物啊,怎么可能和李世民手下的大唐第一名将是同一人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很有争议,但还是有相当一部人(包括所谓的专家学者)认为那位手托宝塔、拥有仨牛叉儿子(金吒、木吒、哪吒)的李天王就是大唐名将李靖的“变异版”。

那么,人间的战将李靖是怎么变异成天上托塔天王的呢?

托塔天王

话说大唐天宝年间有这么一个传说。“番邦”总是骚扰唐朝的边境重镇,唐玄宗很生气,但他没有像他的曾祖父唐太宗那样派兵去收拾敌人——据说是地方太远,派兵来不及了——而是召来天竺高僧不空和尚设坛作法,请天神来帮助大唐退敌。

高僧的手段果然高强,没多久,一尊威武雄壮、光芒万丈、气场无敌的天神就被“召唤”来了,只见这尊天神率领数百名金甲神兵出现在敌军所攻城池的上方。一时间,风云滚滚,地动山摇,无数金色老鼠从天而降,以惊人的速度把番兵的弓弦、兵器全都咬得破损不堪,番兵吓得魂飞胆丧,落荒而逃!得知敌军大败,唐玄宗欣喜若狂,下令在各城楼和军营中供奉这尊天神的塑像,并下令各大佛寺也要单设别院安置这尊天神。

这位危急时刻前来拯救大唐的天神便是佛教传说中的“四天大王”之一:毗沙门天王,也称“北方多闻天王”。按照“佛史”记载,这位天王外表很猛、内心很善、法力很强、地位很高。他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财神爷,相当于中国神话中的赵公明,后来不知为啥他又被佛教变成了北方的守护神。他的形象就是身披黄金甲,左手托着宝塔,右手握着宝棒,也有版本说(或庙宇里的造型)这位天王右手拿的不是宝棒,而是三叉戟。

毗沙门天王在唐朝香火极盛,大唐的第一位太子李建成的小名就叫“毗沙门”。据说毗沙门天王显圣之后,唐朝上到君臣下到百姓,对他更崇拜了。不但庙宇遍地,而且唐朝军营里都竖起了画有毗沙门天王形象的旗子,甚至唐军开拔前,还要朗读拜祭天王的文章。到了五代十国和宋朝,对毗沙门天王的崇拜依然火热,天王的粉丝依然众多,后唐太祖李克用便是其中之一,传说这位“独眼龙”曾以酒拜祭天王塑像,愣是把天王给感动得显灵了。在以北宋末年为背景的古典名著《水浒传》中,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被发配沧州看管天王堂,这个天王堂就是供奉毗沙门天王的。

毗沙门天王像

其实不光咱古代中国有不少毗沙门天王的粉丝,就连日本也有不少人崇拜他,有一位被誉为“军神”和“越后之龙”的日本战国名将就狂热崇拜毗沙门天王,还自诩为“天王化身”,高举“毗”字大旗。在一些日本战国题材的游戏里,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这位东洋武将的背后有个很大的“毗”字,这就是他迷恋毗沙门天王的标志品牌。这个日本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上杉谦信。由此可见,毗沙门天王是“四大天王”中粉丝最多、人气最旺的一位,他在世人心目中的威望,远远超过了他的三位战友,即:东方持国天王多罗吒、南方增长天王毗琉璃和西方广目天王毗留博叉。

下面咱再把话题转移到中国唐朝。话说大唐军民在狂热崇拜“战神”毗沙门天王的同时,又想到了他们国家曾有一位真正的战神,即李靖,再加上李靖的字“药师”很有浓厚的“佛味”,而且李靖去世后不久,民间就有很多关于他的“灵异故事”流传,如代龙母求雨事件等,于是李靖就向天王的神圣地位步步靠近。唐朝末年,李靖已被民间炒作包装为半神人。传说李靖在应州(今山西应县)驻守时,善待百姓,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崇敬与爱戴,皆尊称李靖为“李天王”,为纪念他,当地百姓不但建立了天王祠,还建立了宝塔,据说李靖的夫人红拂女还曾在塔中显圣,您瞧,李靖和宝塔还真有缘呢!

五代时,李靖被封为“灵显王”,立庙祭祀,香火旺盛。到北宋时,宋真宗还为李靖写了个“灵显王碑赞”,对其大加褒扬。到了元朝,杂剧盛行,在民间传说中,人们逐渐把人间的唐朝战神李靖和天上的战神毗沙门天王给合体了。一些杂剧故事如杂剧版《西游记》中,“毗沙门天王”已彻底变成了“毗沙门李天王”。再往后,元末明初的小说《水浒传》也提到了这位“合体版”战神,在青面兽杨志PK急先锋索超那段文字中,作者就将这两个猛将比作“毗沙门托塔李天王”和“掌金阙天蓬大元帅”(这位“天蓬大元帅”后来又被演绎成猪八戒),而且梁山第二代老大晁盖的绰号就是“托塔天王”。再晚一些的神话小说《南游记》(也称《五显灵官大帝华光天王传》)中,又一次提到了“毗沙宫李靖天王”。

到了明朝,奇特的事儿又发生了,毗沙门李天王竟然被“分裂”了——从一个战神变成了两个战神。其中一个“战神”依然托着他那独家标志性品牌——玲珑黄金宝塔,姓名依然叫李靖,但被择出了“四大天王”组合,变成了独立的“托塔李天王”。而另一个“战神”的称呼还叫“毗沙门天王”即“北方多闻天王”,依然保留在“四大天王”组合内,但手里的宝塔不见,不知被谁换成了一把伞,名唤“混元珍珠伞”,他的名字也被搞成了“魔礼海”,其前身变成了商纣王手下镇守佳梦关的“魔家四将”之一。

这“魔家四将”就是新版的“四大天王”,即——手持青云宝剑的“增长天王”魔礼青、手持碧玉琵琶的“广目天王”魔礼红、手持混元珍珠伞的“多闻天王”魔礼海、手持花狐貂兽的“持国天王”魔礼寿。

您瞧,关于李天王的神话真是够复杂,佛教道家互相掺杂,旧版新版不断变化。然而即便如此,这造神工程还没结束,还有更夸张的。由于在佛教传说中,毗沙门天王“老子英雄儿好汉”,有个厉害的儿子叫哪吒。既然毗沙门天王名叫李靖,那哪吒也就很自然地成了李靖的儿子。更无敌的是,人们觉得李靖这样的高级天神仅有一个厉害儿子不够,就又给李靖制造出两个厉害儿子,一个取名金吒,一个取名木吒。

在明朝中后期的神话小说《封神演义》里,托塔天王李靖再次“变异”,他的前身竟然不是唐初大将,而是商末大将,职位是陈塘关总兵(小说中,史实上明清时代的“总兵”一职神奇地“穿越”到了商朝……),先效忠商纣王,后归顺周武王,最终和仨儿子金吒、木吒、哪吒一起肉身成圣。而那座精致漂亮又法力强大的玲珑黄金宝塔,依然是这位李靖手里不可缺少的道具。只不过《封神演义》中的李靖再也没有了无敌战神的气场、气质和气势,而变成了一个没啥大本事又有些性格迂腐的配角,他极不待见的儿子哪吒倒成了一个三头六臂胆大包天的真战神。

《西游记》中的托塔天王与哪吒

也许有人要说了,这唐朝李靖咋又成了商朝李靖呢?这只能说咱中国人自古以来搞文字“穿越”的本事太牛了。您想想,战国水利家李冰的儿子能变成二郎神杨戬(连姓都变了);三国的关羽能变成镇守南天王的四大元帅之一(另三位是三只眼的马王爷华光元帅、全身青色的温琼元帅和武财神赵公明元帅);老子李耳能从春秋时大思想家变成姜子牙的师伯(姜子牙的师父是元始天尊,老子是元始天尊的师兄)和捉拿孙猴的太上老君;秦叔宝能成唐朝猛将变成左天蓬大将(参见《说唐》);岳飞能从南宋名将变成西天的金翅大鹏(参见《说岳》)……这些牛人都能被民间艺人们胡乱折腾,这李靖变来变去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