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与潘素的恩爱传奇
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与潘素的恩爱传奇
所谓的“民国四公子”一说,最早流传于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后来被京津上流社会认可。但究竟“四公子”是指的是哪四位?各种版本说法不一,流传最多的版本是张伯驹、溥侗、袁克文、张学良四位,他们都是豪门子弟,而且都多才多艺,潇洒风流,具有传奇色彩。
溥侗是溥仪的族兄,工词翰,擅书,善画,精于鉴赏,更以皇亲贵胄身份,向众多京剧、昆曲艺人学习,集众艺人绝艺于一身,很多著名的专业演员都要向他请教,号称“票界大王”;袁克文是袁世凯的二公子,生性散淡,一生无意政治权位,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文物鉴赏等无所不能、无所不精,尤其一手好字,行草篆隶各体均擅长,是当时最为重要的书法家之一;张学良为当时军政要人,但在文物鉴赏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张伯驹与其他三位“公子”都有交往,尤其与袁克文意气相投,过从甚密,一起快意诗酒,其逸事颇为当时上层社会称道。
出身名门酷爱艺术
在秣陵镇小学院内,有一座灰瓦砖木建筑的两层小楼,坐北朝南。项城市博物馆馆长马海珍告诉记者,这就是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的旧居。这座小楼面阔三间,进深三架梁,硬山灰瓦顶,东西长9.6米,宽5.4米,墙体厚60厘米,门窗檐下砖雕水波纹图案。小楼原是民国年间张伯驹家的一个中药铺,张伯驹曾在此闲居。
“我们已经组织人将原来存放在旧居内的一些杂物清出。”马海珍馆长说,张伯驹旧居的梁柱保存较好,但外部墙体有些破损,项城市文物部门正在搜集张伯驹旧居的资料,将来会按历史原貌进行修复。
张伯驹1898年出生于秣陵镇阎楼村,张家在项城也是名门望族。他的父亲张锦芳在家中排行老六,而他的五伯就是后来做到河南督军的张镇芳。张镇芳早年考中进士,进京为官,但遗憾的是膝下无子。按照传统规矩,如果一个人无子,其兄弟中有儿子多的就该过继给他一个。于是,张伯驹被过继给了张镇芳,这也改变了张伯驹的人生轨迹。
1905年,张伯驹来到天津,正式认张镇芳为嗣父,从此开始了在天津、北京、上海的生活。
尽管当时科举制度已经废除,新式学堂兴起,但张镇芳仍为儿子请来了旧式家塾先生。张伯驹从小就天资聪慧、记忆超群,《三字经》、《千字文》等过目不忘。9岁时,张伯驹已能写诗,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一时赢得“神童”美誉。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当时袁世凯的家属多在项城,传闻有人欲对他们不利,袁世凯即命全家分批迁居天津,将诸子教育之事托付给近代著名教育家严修及张镇芳。袁家子弟来到天津,这让张镇芳大喜,为了获得与袁世凯儿子亲近的机会,张镇芳让张伯驹走出私塾,进入新式学堂,与袁家子弟成了同学。后来,张伯驹与袁世凯的二儿子袁克文等人并称“民国四公子”,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打下的基础。
1914年,袁世凯为了培养私人势力,控制军队,创立以培养军官为目的的陆军混成模范团。他自己以总统身份亲任团长。模范团的军官从北洋各师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批毕业生中精选,士兵则精选忠诚可靠、身强力壮、当过正职军官、有过战争经验者。
在张镇芳的安排下,年仅16岁的张伯驹被破格进入模范团骑科。但张伯驹显然对军事、政治没有兴趣,连年的军阀混战、争权夺利,导致民不聊生、社会动荡,让张伯驹心灰意冷,他不顾张镇芳的反对,退出军界,回到家中,把兴趣全部转移到读书、吟诗、听戏、收藏等文化艺术活动之中。
张伯驹乐于和文人雅士们交往,经常和他们一起聚会品文,一起吟诗作画;他学唱京剧并登台演出,鉴赏并收藏古董墨宝。张镇芳死后,在母亲的劝说下,张伯驹勉强就任中国盐业银行董事长,但他仅仅挂名而已,很少过问银行的事。
张伯驹钟情于艺术,对生意丝毫不感兴趣,银行经理来请示事宜,他总是说“好好好,你看着办”来打发。坐拥如此多的财富,张伯驹生活却非常简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穿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
在盐业银行工作时,他常常要在北京、上海、天津三地往返奔波,还得参加各种酒宴应酬。1935年,张伯驹去上海的天香阁吃饭,遇见了他一生的挚爱——潘素。
潘素本是清朝名臣“苏州三杰”之一潘世恩的后代,到父辈时家族已经没落,尽管如此,母亲还是聘请名师教她音律和绘画。13岁时,母亲去世,父亲娶了继母,两年后,继母将她卖入上海的青楼做了歌女。
初识时,她叫做潘妃,琵琶弹得精妙沁雅,长得清简明润、如玉如天。她有一张照片流传至今,照片上的她身着坠地的黑旗袍,面容婉丽又不失倔强,如回风舞雪,旖旎生姿。苹果日报社长董桥在《永远的潘慧素》一文中这样描述她:“亭亭然玉立在一瓶寒梅旁边,长长的黑旗袍和长长的耳坠子衬出温柔的民国风韵,流苏帐暖,春光宛转,几乎听得到她细声说着带点吴音的北京话。”
那时,她公然在上海西藏路和汕头路口迎客,来往的大多是上海的白相流氓,受这些江湖帮派的影响,潘妃一身江湖侠义,甚至还学他们,在手臂上刺了一朵绽放娇艳的花。大家都说她是“江南第一美女”,更是一枝超脱于凡庸女子的野玫瑰。
(张伯驹与夫人潘素)
那日邂逅,张伯驹一眼就相中了这朵野玫瑰。春光在他眼里流传,转瞬之间,便化作了笔下的诗联:
潘步掌中轻,十里香尘生罗袜。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
短短的24个字,连用典故,还巧妙地将“潘妃”嵌了进去。张伯驹的才情,让潘妃也动了心。然而两人相互倾心,却惹来了麻烦。原来,潘妃当时已经和一个叫臧卓的国民党中将谈婚论嫁,臧卓知晓此事后,震怒加吃醋,把她软禁在汉口路一品香酒店里。张伯驹在朋友孙耀东的帮助下,买通守在外面的卫兵,接出了潘妃。
两人见面后,立即动身去了潘妃的家乡——苏州。在那个山青水绿、柔风动人的如烟江南,张伯驹迎娶了他美丽的新娘。那一年,张伯驹37岁,潘妃20岁。
他原非专情之人,结识她之前,他已有三房妻妾,她本也不耽于儿女私情,红尘于她是苦海,她早就厌倦了世俗凡情。只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甘愿沦陷深爱,彼此唯一了。他陆续遣散家里的妻妾,和她从此执手偕老。
(相濡以沫)
婚后,张伯驹带潘妃拜访印光法师,皈依佛门,法师为他们取了慧起、慧素的法号。 “慧素”成了她的字,“素”成了她的名,她改叫了潘素。从此,她洗尽铅华,以素姿示人。以前那个风姿摇曳、艳名远播的歌女潘妃,永远成为了历史。
他还发现了她的绘画天赋,请来老师大力栽培。潘素21岁正式拜师朱德甫学花鸟画,后来又随汪孟舒、陶心如、祁景西、张孟嘉等大师习画,同时还跟夏仁虎研习古文。
在大师们的指点下,天资颇高的潘素画艺日益精湛,后选择专攻青绿山水画。她曾和张大千合作,张大千说她的画“神韵高古,直逼唐人,谓为杨升可也,非五代以后所能望其项背。”文物鉴定家史树青曾为她的《溪山秋色图》题跋:“慧素生平所作山水,极似南朝张僧繇而恪守谢赫六法论,真没骨家法也,此幅白云红树,在当代画家中罕见作者。”
潘素的画还做过国礼,她的《临吴历雪山图》赠予英国首相,《游春图》被中国文化代表团送给了日本首相。
张伯驹诗词书画造诣极深,却对潘素的画技甘拜下风,他曾为潘素制一方章,上面刻着“绘事后素”四个字,意思是说他的绘画技艺在潘素之后。
你喜欢的,是我懂的。你懂的,是我擅长的。爱情从来都是起于美色,而不隅于美色的,它的落脚点应该是你我的心性、爱好和德行。张潘的爱情,真是世间最好的爱情了,彼此了解,互相扶持,互为成全。
1975年,两人在一起四十多年后,快八十岁的张伯驹小别潘素,到西安女儿家短居,分别短暂却深情款款,写了首《鹊桥仙》送给潘素:
不求蛛巧,长安鸠拙,何羡神仙同度。
百年夫妇百年恩,纵沧海,石填难数。
白头共咏,黛眉重画,柳暗花明有路。
两情一命永相怜,从未解,秦朝楚暮。
一生成全,换来一生懂得与珍惜。
潘素的画配上张伯驹的字,是收藏界的珠联璧合,两人经常合作作画,或者她写花草,他题诗词,只见青山绿水,意象无穷,几行小字题识远看犹如一群暮色中的归燕,无论春风得意或是贫顿困厄,均相携而来。
1980年2月,两人最后一次合作,北海画舫展出了老夫妻的作品五十八幅。
画展之后当月,张伯驹去世。
十年后,潘素追随。
-
- 大案纪实:石景山八女凶杀案,一屋子女孩全被杀死,手段极其残忍
-
2025-01-17 23:48:37
-
- 北欧冰火之国-冰岛
-
2025-01-17 23:46:22
-
- “俏黄蓉”翁美玲:23岁爆红,3年后惨死,尸体为何裹五层锡纸?
-
2025-01-17 23:44:07
-
- 南北朝时期的开挂皇帝,十六国的终结者-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
2025-01-17 23:41:52
-
- 征服者威廉
-
2025-01-17 23:39:37
-
- 著名工笔人物画何家英百幅经典国画作品欣赏
-
2025-01-17 07:42:18
-
- 真人芭比网红迪丽拉,曾在节目上否认整容,结果吃饭都不敢张嘴?
-
2025-01-17 07:40:02
-
- 33岁富婆私密照被2000万人围观: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
2025-01-17 07:37:47
-
- 第三野战军各军简介
-
2025-01-17 07:35:31
-
- 乌孙详解
-
2025-01-17 07:33:15
-
- 17年前互联网上轰动一时的都市怪谈“左央事件”始末
-
2025-01-17 07:31:00
-
- 上海市闵行区概况
-
2025-01-17 07:28:44
-
- 魔都再添世界级地标!占地超6w㎡,首个由油罐蜕变成的艺术中心开放倒计时!首
-
2025-01-17 07:26:29
-
- 离婚律师亲述:婚姻是场赌局,这些风险你一定要知道!
-
2025-01-17 07:24:14
-
- 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概况
-
2025-01-17 07:22:00
-
- 《犹如困兽》:“困”来自“矛盾”,三重矛盾关系下,何去何从
-
2025-01-17 07:19:44
-
- 二战时期苏联的人口数量是多少?伤亡2700万人对苏联意味着什么?
-
2025-01-17 07:17:29
-
- 「知识」什么是服务外包?
-
2025-01-17 07:15:15
-
- 江油百年好合爱情谷
-
2025-01-17 07:13:00
-
- 卧蚕的画法步骤图解,几个步骤教你轻松画好卧蚕妆
-
2025-01-17 07: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