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解读一次射十枚的东风-21导弹

2025-01-12 21:59 来源:知痕网 点击:

解读一次射十枚的东风-21导弹

东风-21是中国80年代末研制成功的机动式中程弹道导弹,是解放军首款固体燃料式弹道导弹,编制在火箭军部队下,在二炮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最新改型通过加装多种弹头诱饵使反导系统难以拦截,而且打击精度接近巡航导弹。该导弹对美国旨在拦截掠海飞行巡航导弹的反导系统来说,飞行高度过高;对于旨在应对其他弹道导弹的反导系统来说又太低。而且即使能够拦截一到两枚,同时发射多枚该型导弹也能实现作战目标,因而成为解放军装备序列中先进程度最高的武器。

东风-21中程弹道导弹

按照我国习惯的定义,中程导弹为射程1000~3000千米的导弹。

与近程导弹相比,中程导弹射程更远,火力控制范围更大,同时由于飞行速度更快、弹道更高,相对而言难以拦截;与远程导弹相比,中程导弹飞行时间较短,因此敌方可用于探测和拦截的时间更短,有利于导弹突防,弹头再入防热问题也相对容易解决。中程导弹一般是两级发动机,是从近程导弹到远程和洲际导弹的研制所必须跨越的技术台阶。

东风-21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及其配套的地面设备组成。它的研制利用了其他固体导弹的很多重要技术,有利于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经费。但因导弹武器系统发射时的载荷、振动和冲击等力学环境的改变,由总体设计部在设计中做了必要的改进。这些改进,有利于地面车辆的集中布置和设备的迅速展开,既降低了选择发射场地的条件,也缩短了发射准备时间。为保证发射场人员和车辆的安全,在导弹尾罩上增设了尾罩侧推发动机,使尾罩与弹体分离后沿一定方向飞落。

导弹地面设备由导弹储存、发射准备和发射所需的各种装备和设施组成。它是导弹武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风-21导弹发射车

东风-21配套发射车队东风-21是地面车载弹道导弹,导弹车储存,竖起,发射三位一体(TEL)。每组TEL另配5辆后勤车辆保障。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导弹储存、防护、运输、转载、头体对接、起竖、供气、供电、液体推进剂加注、测试、瞄准、发射、发射控制等各项作业,并按要求将导弹发射出去。中国早期的导弹发射方式,属于初级的区域公路机动发射方式。其后,相继采用了地下井储存和井下热发射,地下井储存和地面发射,公路网区域快速机动发射等多种发射方式,使导弹武器系统的生存能力和作战反应速度得到很大提高。此外,根据固体地地导弹的使用要求,还设计了带有大功率发电机组的电源车、配电车和局部空调补气车、发射控制车、瞄准车和自动化测试车等,形成了固体地地导弹的成套地面设备。为提高导弹作战指挥的自动化水平,科技人员运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研制了指挥监控系统,并参加了固体燃料地地导弹的飞行试验,证明达到了预定的战术技术要求。

发射流程

按预定的发射程序,车辆依次进入发射阵地,迅速展开地面设备,起竖导弹,在完成平台调平、瞄准和射击诸元装订等各项准备工作之后,即可实施导弹发射。由于从设计上和发射程序安排上都千方百计地减少导弹在发射阵地上的操作项目,该导弹武器系统从车辆进入阵地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发射任务。

平时,东风-21的TEL储藏在深山和地下的洞库中,战时拉到预定发射阵地进行发射。其展开程序依次为,各型车辆进入阵地,启动地面设备,竖起导弹,完成平台调平,瞄准及射击诸元准备后,导弹即可发射,准备时间大致在10到15分钟以内。发射采冷发射(Cold-Launched),先以燃气动力将导弹推离发射筒,当导弹离地20米时,火箭再点火加速升空。根据公开的资料,到目前为止,二炮总共有至少有4处东风-21基地,分别是驻守吉林通化的第一军第406旅,配16组发射车,安徽安庆的第二军410旅,云南楚雄和建水(8组)的第三军第402,408旅。负责对台任务的南京战区自1996年以来在福建和云南又开辟了多处导弹发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