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痕网 > 杂谈 > 正文

​罗翔退出微博原因?

2025-03-28 23:52 来源:知痕网 点击:

罗翔退出微博原因?

2020年9月8日上午,知名刑法学者罗翔在新浪微博上发了一条读书随感,内容如下:“要珍惜德行,却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因为前者是永恒的,后者却很快会消失。”在这一句话的后面,罗翔还备注了页码P157。很清楚,罗翔是在做读书的书摘,只是感觉这一句,对于他来说是有用的。

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罗翔发出这条微博的同时,那个知名的颁奖正在进行。立即有网友联想到了获奖的钟南山。

几乎是在微博发酵的同时,一批有组织地攻击罗翔的网友开动了。他们发现罗翔是一个地道的公知,竟然转发过方方,甚至还小肚鸡肠地批评钟南山,这一下让一些正能量大维们受不了。于是,他们将炮火集中对准了罗翔。

可以说,罗翔是近两年来新浪微博最让人喜欢的博主之一,其他的大多数人都被关闭了发言的通道。就连奥运会的冠军劳丽诗也被禁言一年。

新浪微博作为中国微博还存在的发言阵地,经过了十年的淘洗,已经牢牢地成为一块娱乐明星和正能量大维们活动的空间。所以说,像罗翔这样以知识传播切入公共关怀的网络红人,几乎是所有被禁的人们心的一个替代者。

大多数人都希望罗翔能活得久一些,说得多一些。毕竟,一个空间里,如果有一个人讲法律的条文,举合适的案例,是可以让一些人明白规则和道理才是这个社会最为营养的东西。

罗翔在微博上,偶尔法律,偶尔阅读,偶尔鸡汤,都符合手机阅读时代的传播规律。所以,他对当下的一些奇葩的案件的点评,瞬间成为一部分对法律认知欠缺的人的依据。罗翔的走红,至少说明,中国人是非常信任和依赖法律的,至少大多数人,是有这样的愿望基础的。

然而,罗翔一旦被定义为“公知”,那么,他的一言一行,便都会被放大。比如,多年前他转发的一些内容,也会成为他的污点。

罗翔决定退出新浪微博的最为重要的原因,还不止是他的一段针对自己的话,被网友误解和发酵。这只是一个燃点,而铺向这个燃点的长长的线,其实还是因为罗翔的认知。

罗翔显然是学院派的理智的学者,他有充分的刑法学知识来支撑他的理性。这就注定了罗翔不是一个听话的人。他必然会被攻击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发的那一句“要珍惜德行,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而是因为,他不是一个加入合唱团的人。

在微博上,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如果不加入某一个爱国的合唱团,甚至有时候还批评这个合唱团,那么,就是他们要反对的人。独立思考在相当一部分看来,不是一种美德,而是对国家的背叛。

所以,罗翔一直以来在微博上所传递的价值观,自然是独立的,有依据的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的罗翔,一旦出现言语上的分歧或者是误解,则一定被他们集中攻击。也就是说,这些人等待时机已久,终于找到了罗翔的缝隙。

罗翔自己发微博解释说,他并不知道钟南山刚刚获得了荣誉,他只是针对自己的一段发言。这当然是真相。

然而,这样的解释,只能说服愿意相信罗翔的读者。而对于那些根本不了解罗翔,更愿意相信谋论的读者来说,罗翔的这一段话便是对钟南山的冒犯。而钟南山是谁呢,是国家最相信和赞美的人。罗翔竟然不同步赞美。所以,罗翔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的假想敌人。

有了不同的看法,听听对方的解释,好有助于自己的理解。然而,不听对方的解释,只依靠自己的逻辑,来对对方进行评判。这就是罗翔也无法和对方沟通的原因。

就这样简单,对于一些擅长仇恨的人来说,解释是无效的。只要不赞美他们赞美的东西,你就是他们反对的人。长期二元对立的思维浇灌出来的人,就是这么自信。

罗翔作为一个大学的教师,作为一个知名的普法工作者,面对一群完全没有说理可能的攻击,他选择投降。是的,他发了一条微博之后,宣布退出微博。

表面上是一个理性的人文学者的失败,而本质上这个国家赞美什么,或者是反对什么,已经完全有了标准的答案。如果不和这个答案一致,那么,你就是国家的陌生人。如此说来,罗翔的失败,不过是一次与标准答案不同的失败。

就是这样。